k8凯发官网-凯发app官方网站

“山河四省”还有前途没?-k8凯发官网

“山河四省”不多解释了,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也有人说是“挖煤、种地、种菜、打铁”的四兄弟,说实话,作为一个山西人,很惭愧,觉得山西跟山东河北还是有很大距离的,跟河南有一拼。其他省不了解,今天重点说下我们山西,大家可以找找共同点。

我读书那会儿上的是我们省的重点中学,我们学校绝大部分学生,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样将来就可以顺利离开山西,再也不要回来。这个观念并不只是老师给灌输进去的,而是家长们从小教的,大家可以感受下到底多无奈,才会让孩子赶紧走,再也别回来。后来我终于考了出来,确实不回去了,再跟北京这边的老乡一沟通,发现整个山西好像普遍这么想。

过年的时候跟以前的小伙伴吃饭,说是现在的想法变化不大,不过不像以前那么粗俗,现在很多高中的说法是,“先定他一个小目标,润出山西也算润”。

可能有小伙伴说,不一定吧,太极端了吧,你们山西也没跑光啊。

大家有所不知,主要是吧,大部分人因为拖家带口的问题,想跑也跑不了啊,学历不高跑出去也没法落户定居,最后只能回去。只有大学生可以孤身闯天涯,说不定就冲出去了。

这个也不怪大学生,如果你读了大学,回了我们老家,真没啥事可做。也不是完全没事可做,可以去考公务员,可是公务员想升上去,非常非常难,因为大家不要忘了,我们那是一个讲关系讲背景的地方。

其实出了一二线城市,就进入了“关系即货币”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里,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不甘心一辈子就那样,最好的选择可能就是去大城市闯一闯,不行再想想别的办法。

可能有小伙伴说,你们那地方不是有煤矿资源吗?

这个就更搞笑了,哪怕在煤矿私有的时代,煤矿赚钱这事也跟普通人没啥关系,你想象一个场景,你们县城有个非常富裕的人,他经营着一个厂子,从地下挖什么东西,非常有钱,跟你有啥关系?

倒也不是完全没关系,你可以去那里打杂。我从小接触到的正经上班族,除了“医师公”,就是开拉煤车的,村里的人还可以去下煤窑(县城里的人一般是不下煤窑的)。也就是说,煤矿能给普通老百姓提供一个比没有强的工作,但是你说“致富”什么的,根本没谱的事,至于让所有人致富,那更扯了,没点生活常识的迷惑发言。

而且煤老板是很赚钱,可他们赚钱后又不给大家分,也不在山西花。第一时间跑到北京去消费,买豪车,买二环房,买朝阳公园大平层,投资电影电视剧什么的。此外很多山西煤老板并不是山西本地人,而是江浙人,他们投资赚钱后,那些钱又变成了炒房团的钱。我就问你,这跟普通老百姓有多少关系?

后来煤矿国有化了,“煤老板”也成了过去,小煤窑也被清理得差不多了,从此以后煤矿就属于国家重点的统筹对象。

这事让很多山西老百姓很难释怀,因为大家觉得煤炭贱卖了,其实倒也谈不上,不过肯定没卖上价。因为煤价太高,电价就低不了(70%以上的电是火电),电价最后会转移到工业品价格上,导致我国的制造业没啥优势。或者说,能源价格偏低,是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这一点上山西煤矿作用非常关键。

还涉及一个能源安全问题,如果太过依赖澳大利亚,说不定又会有别的幺蛾子。

而且国家给山西转移支付也不太多,在全国排20,比较靠后了。这一点我也觉得国家对山西确实不太好。不过有一说一,国家多给点,或者少给点,对山西影响不会太大,我一会儿说。

说到财政的转移支付,可能有不少人纳闷为啥感觉不到,你不是公务员当然感觉不到了,那些钱主要都转移给了政府,政府又把钱用在了给公务员发工资,或者投资什么项目,这种项目往往得有一些关系才能搞到。

在山西有个顺口溜,我忘了,大概就是每个地方的真正大佬,都是干房地产、挖沙子、开夜总会(大型酒店),并且得是上边有人。这一点也能看出来《狂飙》编剧确实是有生活常识的,高启强最后做到那么大,就是娶了沙场老板的寡妇,接手了夜总会,后来又干起了房地产,而且有靠山。这些人跟普通人唯一的关系就是没啥关系。

普通老百姓想感觉到这种财政转移,得等到公务员出来消费的时候,可能才能惠及到饭店,学校,小卖铺等等,或者基建项目需要工人的时候,大家可以去包工头那里报名。

这就形成了山西的另一个奇特景象,从煤老板时期一直持续到现在,整体是个大“m型社会”。也就是巨富比较多,中间层比较少,穷人比较多。导致大家去了那边感觉很分裂,一方面觉得那些城市完全没有任何产业,人均收入撑死三四千,但是豪车却非常多。

我高中所在的班级是重点中学嘛,我们学校两种人,学习好的和背景深的。多年后再和当初的小伙伴一了解,发现那些学习好的大部分都在外边漂,北漂,沪漂什么的,如果实在是混不下去,也不回山西,北边的去天津,南方的去成都。

那些背景足的往往会留在当地,或者考上大学后也要回到当地,慢慢变成了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一点可以参考周公子之前的语录,全国各地都差不多。

这就造成了山西教育的一个“大分流”,分数高没背景的全跑了,有背景的回来了。不过话又说回来,绝大部分从我们那里考出来的毕业生,以山西的产业水平,这些人回去也没事干。

那为啥山西缺产业呢?

这要是问我们那边的人,绝大部分会气呼呼地说西部大开发漏了山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没山西,还有一大堆其他振兴计划,反正都没有。

其实山西最大的问题是缺大河,山地又太多,这种情况下发展工业制造业几乎不可能。既然没有产业,也就没有产业升级的可能性。也不止山西有这个问题,整个北方都有,所以这些年北方发展的普遍不太好。

你可能说那不有黄河吗?

黄河还不如没,那玩意经常性断流,不断流的时候流量也非常非常少,跑不了巨型轮,跑渔政船都够呛,原料运不进来,成品运不出去。运量非常小,路费太贵,如果山西搞生产,产品将毫无竞争力。

正是因为没产业,以至于山西的整个产业,都围绕公务员、矿,还有房地产展开,我在老家混得好的初高中同学,基本上都和这几个行业有关。

而且呈现出了高度的家族化,这个不多解释,大家都懂。

本来可以好好搞旅游业,不过受限于交通极差,发展潜力一直不足,山西北部就是和蒙古接壤的要塞区,属于抵抗游牧部落南下的最前线,按理说可以发展旅游业。可是那地方的交通,真是一言难尽,而且你去北方看那些古城古镇,当地没啥酒店,你还得当天赶回大城市。

中南部倒不错,不过去了那边的人普遍反映“旅游纵深”不行,也就是缺乏那种你可以在里边玩很久却不乏味的项目,这又跟整体的规划水准有关。

某种意义上讲,山西依旧是个农业社会,或者说类似农业社会的资源型省份,进步的动力并不是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更多的是挖煤规模的上升。

这种社会里,资源能惠及的人数量非常少,同时又把少数的人才吸光,导致其他产业根本没啥机会,而且那地形也基本上锁死了发展其他工业门类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文化也是“低增长文化”。

机会少增长慢的地方,你离开了你现在的岗位,可能就没地方去了,这种情况下,你就得巴结点领导,等着他提拔你,等级观念非常森严。这种社会里,每个人的尽头就是体制,你只要挤进去体制,就一辈子衣食无忧,如果能升上去,还可以帮一下你的亲戚朋友。

大家都热爱体制,人人都想进体制,最后的结果就是体制内人满为患,这段时间大家搜一下新闻,就能发现山西那边精简体制最积极,因为实在是不堪重负了。

除此之外,还能干啥?

种地?就那么点平原。

放牧?根本没有草原。

搞点先进产业?根本没有人才,也没产业。

总之就这样给锁死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纳闷,博主你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办法振兴你老家吗?

当然没有啊,这就是为啥我们那边的人那么喜欢跑出来。但凡有办法,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这两年没少跟我在山西体制内的小伙伴聊,他们有人已经干到了很高的位置,他们共同的感悟是,山西的地理环境太差了,类似《文明6》里出生点位问题,出生点太贫瘠,debuff叠满,导致发展一直非常乏力。资源倒是确实有一些,不过人太多,没法分。

可能小伙伴你问我,博主不对啊,既然山西出生点差,为啥民国好像挺好呢?

多简单啊,山西别看杵在中国比较靠中间的位置,可是地理上是非常隔绝的,黄河和太行山把这地方彻底封了起来,不太好出去,也不太好进来,“表里山河”,说的就是山西。

而且山西内部只有三块连着的平地,很容易被一股强权给统一了,这股强权坐稳后,封锁住中原入晋的几条路径,比如传说中的“太行八径”,也就是穿越太行山到中原的八条路,都非常险峻,易守难攻,非常容易搞割据。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最容易割据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山西,另一个是四川。阎锡山就是在山西割据后,封死入晋道路,赢得了难得的和平机会。如果大家一起发展,山西照样不咋地,不过恰好其他地方天天打,脑子都打出来了,所以山西和广西这俩打的不咋凶的地方成模范省了。

至于马督工前段时间讲到的“高考平权”,也就是全国一张试卷的事,这事估计除了北京和天津考生没有不支持的。但对于家里没有考生的山西人来说是很中立的,毕竟就算清华北大录取山西人多了,这些人将来也一般不会回山西效力,多或者少,又有什么差别呢?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吗?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觉得我太悲观了,可能也有人觉得我说得对。其实说白了,缺乏自身产业是一件平常事。如果把眼光从山西放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大多数地方都是缺乏产业的。

小伙伴你打开gdp排名,会发现排在前面的地区,要么是人口少资源多(加拿大那么可怕的资源量,一个国家人口竟然和山西差不多),要么是在产业链上占据优势,能通过出口贸易获得利润,从全世界吸收财富和人才,反过来加强自己的产业优势。

即使在这些国家中产业也不平均,内部都同时处在产业非常不平均的状态。比如美国东西海岸产业强盛,中部就不太行。中国、越南、印度,都是南方沿海比北方内地经济强得不是一点半点,主要产业也都集中在南方沿海。

我走在家乡街头,到处是各种连锁品牌的东西,从一根冰棍到外地开发商盖的房子,还有看不见的各种网购。本地的经济如同严重沙化地区,财富如水一般落地也留不住,通过一个个管道,很快到了沿海东部发达地区。

本地水资源不足,口渴的人只有两条路走。

一是跟着水离开,很多时候还带走了自己的造水能力和六个钱包。

还有就是政府部门,因为行政编制和权力的存在,多少还有一定的造水(转移支付)能力。于是变得好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那么闪耀那么光芒,成为口渴又不想离开者向往的圣地。

说得更直白一点,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正是因为山河四省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购买力,然后把自己的资源和人力抽了个干净。

但是你说可不可以不让老百姓流动,各地自己发展自己的产业?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均衡些?

拜托,想啥呢。

你去山西创业搞产业搞工厂,你有随处可以招聘到的工人吗?有廉价资金吗?原料和半成品能快速运过来、成品能快速低价运出去吗?做不到这些,你的产品贵到根本没人买。低端产业是极端依赖港口的,因为利润实在是太薄了,根本经不住运费的盘剥。

甚至可以很难听的说,山西的人力资源被吸收到经济发达地区还能多赚点钱,说不定还能寄回家,那些人留在本地只会赚得更少而且往死卷。

所以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模式已经是为数不多的“最优策略”,山河四省出资源出人力,去沿海发达省份赚钱,中央再通过转移支付,向那几个省打钱。

至于将来出路在哪?我的一个在政府干到高位的小伙伴表示确实没招,他们这些年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培训了大量的保洁、做饭、带孩子阿姨送到一二线城市。那些城市里有办事处,可以供这些阿姨落脚慢慢找工作。在他们眼里,阿姨比大学生好得多,因为大学生考出去往往就不回来了,而阿姨将来肯定是要回老家的,在大城市赚的钱都攒着,然后一分不花寄回家。

当然了,也不能说大学生出去了完全没有用,毕竟他们的父母还在老家,有些孩子也偶尔给他们打钱,不过大部分孩子都把家里的钱拿去大城市买了房。

而且他去外国考察了一圈,表示山西这么块地,容纳3400万人实在是太离谱(澳大利亚才3800万),等再过几十年,等到三次婴儿潮的人全部离开了,山西人口压力降下来,到时候随便搞点啥,仔细研究下搞旅游,说不定再搞点不依赖交通的智力型产业,应该能比现在强太多。

文末想多说两句。

尽管山西这些年发展得并不好,不过放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奇迹般的逆袭,尤其结合我们那地方神奇的地理环境。

有些话尽管让很多人不太爽但还是要说,因为不少人也是零和思维,别人赚钱就是他赔了。山西和其他很多省的命运,是深度绑定在那些经济发达省份身上了,那些地方发展强劲,才需要山西的煤矿和人力,大家才能一起赚到钱,才有转移支付,山西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发展红利。等大家都赚了钱,也可以去山西旅游。

很多人总害怕沿海吸自己的“血”,担心年轻人去了沿海地区,问题是年轻人留在当地有事干吗?你们能搞起来产业吗?还不如去沿海好好赚钱去,沿海地区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将来大部分人还是会把钱带回老家,沿海地区赚到钱还可以通过中央向边远地区转移。

这个意义上讲,是不是更能理解这两年反复提的“统一大市场”和“命运共同体”。

最后,我们山西文化旅游全国一绝,你们今后可以优先考虑去看看。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