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香港金融的前世与今生-k8凯发官网
作者:方舟,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
新改革下的中国,金融方面总有很多需要“两制”下的香港去承接的,挖掘和争取到这些需求可以杀出条血路。
“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再次寫入中共三中全會通過《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
香港作为國際金融中心如何適應中央的戰略決策,在新的改革部署中,找到自身發展的路向,是社會討論較為廣泛的話題。
近兩年香港經濟不是太景氣,幾大傳統支柱行業增長乏力,但人们谈论起香港的经济,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政治异见者,都不会否认香港是一个与国际规则完全接轨、法治体系较为完善的国际金融中心。而香港的金融业仍然是支撑香港经济的整体面,与周边国家或地区仍有很强的竞争力。
香港金融業差不多從2000年代開始就成為了香港最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金融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12.8%上升至2022年的22.4%,還曾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nylonkong)全球三大金融中心。香港以往金融模式最大的優勢是ipo市場(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當時香港作為中間橋樑,將來自西方的資金與來自中國內地的企業連接起來,快速壯大了香港新股市場的集資規模。
然而,在新的地緣政治形勢下,部分歐美資金從香港抽出,加上內地經濟這幾年也處於大的轉型變化階段,所以近來香港的ipo市場不如早年興旺。
2018年,港股ipo募集金額逾2800億元,而2023年度ipo募集金額卻不足500億元。
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香港過去ipo市場實際上是存在一些特定的基金和大型機構作為關鍵投資者,以「莊家」的身份支撐起新股市場的股價,但西方的基金撤走之後,原來的「莊家」數量大幅減少,所以現在新股上市常常面臨破發的問題。
不單止是破發,由於缺少關鍵投資者拋出的定價錨(anchor),如今新股在一級市場定價之初,就已經存在發行股價偏低的問題,疊加上市之後還經常遇到破發的狀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因為新股發行定價低,企業來港上市的意願下降,導致香港ipo市場集資額有明顯的萎縮。
相比之下,很多外國股市卻出現「雞犬升天」的景象。
例如日本,儘管經濟的實際增長率低,但日經225指數卻在2023年獲得了超過25%的增長。實際上,這離不開日本股市中的「入局做莊」的重要投資者,包括「股神」畢非德旗下的一些投資基金,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日本股市布局了。
一山还有一山高。
香港要正视亚洲地区在金融业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谋划金融業要有新作为、新貢獻,成為發展的新動能呢?
首先,金融業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還是香港最重要的支柱產業。
但香港不能僅僅寄望恢復當年ipo的榮光,而是要從現有金融體系中培育出新的增長點。
一是做大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
雖然香港已經是世界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處理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支付結算,亦有全球最大、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的離岸存款資金池,但與在岸逾300萬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池相比還是九牛一毛。
而且香港人民幣產品還面臨類型不豐富、交易不活躍的問題,特別是缺乏充足的離岸人民幣投融資用途。
這就令國際資本和企業缺乏長期持有離岸人民幣的動力,難以充分激活香港的離岸金融市場,也不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未來香港有必要進一步豐富離岸人民幣的投資用途,拓展人民幣期權、期貨、指數、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等產品及業務,尤其是服務好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國際投資和貿易往來,在做大香港國際離岸人民幣樞紐的同時,協助國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二是香港要做強財富管理中心。
而且在當今地緣政治形勢下,香港不僅僅要吸引家族辦公室,其實還可以做所謂「全球南方」國家的財富管理和黃金儲備及交易中心。
特別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有俄羅斯資產被凍結的前車之鑑,很多「全球南方」國家不一定再願意把所有雞蛋都放在美國或瑞士的籃子裏,而是想要分散資產儲備及投資。
所以香港可以把握機會,主動對外聯繫,爭取承接一部分國家的資產儲備和投資功能。
三是要積極探索金融創新。
包括現在熱炒的「web 3.0」,它不僅是給香港多一個投資炒賣渠道,更重要的是能夠令香港作為一個平台,為國家先行先試一些內地不具備條件探索的、以區塊鏈技術應用為基礎的金融創新,從而發揮特殊的戰略作用。
目前香港金管局與幾間中央銀行機構共同探索的「mbridge」項目,實際上就是香港主動推出的很重要的金融創新,它正在研究應用央行數碼貨幣來解決跨境支付的痛點。
如果未來能夠做大,那麼在貿易批發和零售層面是有條件挑戰swift體系,降低對美元結算的依賴度。
這不僅僅是在政治上的考慮,隨着技術進步,未來的金融創新完全可以在效率和成本的經濟層面都實現優於swift系統的突破,改變國際銀行間固有的結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