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会消亡?我基本同意-k8凯发官网
杨玉良院士认为现在的大学形态会被淘汰,每个学科全世界最好100个老师就够了。
大学会消亡这个大判断我基本同意。西式大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而且脱胎于欧洲封建社会,保留有一些封建残余,今天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了。大学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真的要打开围墙,打开思路,跳出本位,克服惯性,研究和探索创新方向。
不过,也有两点我不同意。
1,100个老师垄断学科,有利有弊。网络和社交媒体确实在各个领域都会产生头部化效应,质量高或忽悠力强的少数人会成为超级大ip,一个李佳琦、董宇辉、霉霉占据了原来可能成百上千个带货和歌手的生态位,大树之下寸草不生。如果在科学领域出现这种现象,恐怕不是好事情。科学不是宗教,而是有可证伪性的理论或假说,不仅科学研究需要冗余,需要大量的人来探索不同的路线,科学教育也不能让某些理论、某些人定于一尊。
2,杨院士的观点,对理科还有一定道理,对文科就更不行了。人文社科是有民族性阶级性的,涉及正义、道德、权力和利益如何分配和规则制度如何确立,那么多数学生听100个头部老师的课,后果就非常可怕了。当然杨院士指出的这个趋势是现实存在的,教育部门需要做的:产生更多的优秀老师优秀课程,避免寸草不生的情况;建立起抵抗文化霸权以及一切落后、邪恶和破坏性思想的防火墙,保护和引导青年;损有余而补不足,制约头部化,投入资源和政策来避免社会知识的垄断和一元化,维护社会思想的健康多元和创新性。总之,人文社科角度看,过时的是现在的大学模式,而不是大学的功能。
在中美竞争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制度竞赛和攻防战才刚刚开始。美国方面这个意识很强,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不久前还讲要鼓励更多中国学生去学习人文学科。中国方面,不少人还沉浸在所谓国际化普世化的迷梦中。
杨院士还提到书院制,我同意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方向。但目前的书院总体看形式大于内容,真正的研讨和思想灵魂还很不足。
1921年8月,毛泽东起草《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对旧式书院和现代学校利弊的比较很有教益:书院研究的内容为“八股”,但没有教授管理,可以自由研究,“课程简而研讨周”。学校则是用一种划一的机械的教授法和管理法去戕贼人性,课程过繁,学生终日埋头上课,几不知上课之外还有天地,全不能用他们的心思自动自发地进行研究。但现代学校的优点在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他提倡的自修大学,“就是取古代书院的形式,纳入现代学校的内容,而为适合人性便利研究的一种特别组织”。宣言说,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的大学。校外学生凡有志向学均可入学,打破学术秘密。学习内容和方法,主要是:“自己看书,自己思索”,“共同讨论,共同研究”,辅之以教师指导;学生“不但修学,还要有向上的意思,养成健全的人格,湔涤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的准备”。
毛泽东一贯反对学校课程过繁,考试过重。今天看,他的思想是超前的。大众教育一下子还离不开大学,但是管理部门要放松一刀切的管理,容许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涌现出来。
比如,规模小一点、学科少一点、师傅带徒弟式的书院。章太炎在诂经精舍,七年读经,既无现代课程也无考试,年终先生考核一下,通过就奖励几块大洋去逛西湖。结果成就一代宗师,革命先驱。
比如,行业性大学,到底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教育部门管更好?当然也要考虑如何避免行业利益堡垒问题,要有既超然于行业,又有一定专业性的机构来领导,一些行业没落转型,行业学校也要能春江水暖鸭先知,勇于自我革命,及时转型。
再比如,学制上能不能更多样化一点,不一定非要四年本科,不一定非要按西方式的分科,以实践为导向。政治人才的培养,可以读两年基础知识之后,然后每年换一个领域学习实践,包括中央机关、基层街乡(参考西汉的郎吏官制度)、外交、军队、情报、金融、传媒、经贸、企业,几年后训练出来就是成熟干练有信仰有阅历的干部苗子,未必要拿哪个特定专业的学位证书。党的历史上那些优秀干部,哪个不是这样磨练出来的?企业家、学术家、艺术家的培养,其实也同理,工业生产线式的大学模式培训出真人才太难了。现在中国真的缺这样一种教育机构。
还有,我们要限制资本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但是也要容留更多空间给民间力量办学。法久弊生,现在高校办得久了,会沉淀下很多积弊,改革起来不容易。让正确监督和引导下的民办大学来促进竞争,倒逼改革,催生新方向新模式,相信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