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华 | 文化传千里,策马走八方-k8凯发官网
编者按:
三月的烟雨揭开暖春,解读中国工作室迎来了成立十年的日子。十年岁月,在各方关心支持下,这支小小团队一路俯首前行,从策划新闻访谈节目,到推出各类短视频,再到摄制系列纪录片和纪录电影,回首,倏然已过千重山。向前望,万重山又无涯无际,又何妨。特别时刻,总要留下点文字。今天,我们推出解读中国工作室综合部制片人陈晨的文章《文化传千里,策马走八方》,浅录下我们的过往畬菑之路。
△解读中国工作室综合部制片人 陈晨
2024甲辰龙年,解读中国工作室十岁了。往前掰着指头算一算,解读中国工作室诞生于2014甲午年,原来我们的工作室是个属马的宝宝。中国古人说“在天莫如龙,在地莫如马”,“龙”和“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在这个吉祥的龙年,为属马的“解读中国”宝宝庆祝十岁的生日,颇有些美好的寓意。
“解读中国”作为中国外文局的影视外宣品牌,承担着纪实影像国际传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这倒让我联想起了古代丝绸之路中那些承载着茶叶、丝绸等货物的马儿和骆驼。在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便是丝绸之路。而马在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文明的承载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历史的镜头从古代拉回到现代,十年前,“解读中国”在马年诞生了,在时空交错间,在奇妙的缘分里,它握住了国际传播的接力棒,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道路上继续笃定前行。
正所谓“与君同行,与有荣焉”,幸运地,我已跟随“解读中国”这匹马儿一年之久,它带领我奔走四面八方。现在,就让我来跟你说说,这一年里,我与哪些地方结缘,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儿。
一 · 通商邀外客 携君下渝州
“渝州”这个名字最早起源于隋朝,是今天的重庆市。“外客”指的就是在华外企高管们。
2023年6月,为增进在华外企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了解,“外企高管看中国”(重庆站)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奥美集团、华纳兄弟探索集团、特斯拉公司、环球影业、英特尔、round venture、wn media group等知名外企的高管参加了本次活动,实地参访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各领域企业。
我跟随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的领导、同事们,一起前往重庆参与这次项目。我的工作任务是对外企高管们就在华营商环境和对外开放等话题进行采访,并对活动全程进行拍摄。此外还负责协调外国摄像师、重庆当地媒体和国外媒体对活动的拍摄和报道,确保各方媒体工作的顺利进行。
△采访特斯拉、round venture、wn media group企业高管
△在企业实地调研、拍摄
二 · 重启海丝路 齐聚刺桐城
刺桐城,是福建省泉州市的别名。泉州,在唐朝时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023年7月,我跟随工作室领导同事们来到了福建泉州,参与一场国际纪录片人的盛会——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来自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柬埔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纪录片制作人、导演、专家学者,围绕纪实影像创作、跨文化合作等话题展开交流。
我承担了“社会价值影像论坛”和“中非纪实影像交流日”两个模块的部分工作,负责联络cgtn等媒体平台,跟进采访南非纪录片导演法伊克·戴尔,费洛吉等人,跟进“社会价值影像论坛”的彩排活动,并在活动前期筹备阶段,撰写和翻译相关稿件。
从前期的筹备到当日执行再到后期的媒体推广收尾工作,全程参与下来收获良多,让我对大型活动的举办流程更加熟悉。在那样一个盛大的活动现场,宾客至欢,全世界的纪录片工作者们都来为我们捧场,我仿佛穿越到了唐朝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繁荣时期,也感慨于当今祖国的伟大复兴。
在大会结束后,我陪同部分国外纪录片专家们在泉州当地调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老爷爷,已经80多岁高龄,在泉州十分炎热的天气下,依然坚持徒步走完整个行程,那股认真和不服输的劲,让我佩服。
△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现场合影留念
三 · 穿越古神话 行至藏族乡
2023年6月,我接手了人生中第一部纪录片《有记忆的眼睛》的制片工作。纪录片《有记忆的眼睛》入选“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最佳提案,由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出品。影片主人公能卡曼用相机记录她的藏族生活和家乡流传的神话,让古老文化得以永久保存。
通过这个项目,我体会到制片是一个繁琐又系统性的工作,从开始立项策划覆盖到最后上线推广播出的整个链条。影片从立项开始,就像一个小婴儿,有很多不同角色的人要带领他长大,有摄像,有导演,有出资方,有监制......而制片人,就是这个家族的大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还要平衡每一方的利益。项目越复杂,就越有挑战性,我乐于接受这样的挑战。
事实证明,《有记忆的眼睛》是一部很酷的影片——格尔冬神话故事,摇滚风格片尾曲,手写藏文字幕,老人的吟诵,制作团队对古象雄文化的专业学术探讨,能卡曼作为一位藏族女性坚持用相机记录家乡......这些元素的堆叠,让影片呈现出古老又现代,朋克又严谨的气质。
特别鸣谢西南大学民族学院曾现江教授,曾教授是嘉绒藏族研究领域的专家泰斗,在影片开拍之前,我联系到曾教授请其为创作团队提供学术指导,曾教授无私地为我们贡献了很多宝贵意见。
,时长13:37△纪录片《有记忆的眼睛》
△和创作团队们一起研究嘉绒语和古藏语的区别
△在影片展映仪式上与《有记忆的眼睛》海报合影
四 · 疾风知劲足 驰骋中原场
纪录片《疾风少女》讲述的是河南乡村少女追逐足球梦的故事。这是我担任制片人以来的的第二部纪录片。影片的主人公们来自河南一所地理位置偏僻、教学资源并不充裕的乡村小学,但那里有一支赫赫有名的女子足球队,为女足国家队培养了多名运动健将。
影片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日报、腾讯视频等多个平台发布,著名演员王宝强、编剧陈大明纷纷鼎力推荐,中国女足亚洲杯冠军也曾为她们送上鼓励和祝福。
依稀清楚记得,在影片后期制作阶段,和监制、导演一起打磨剪辑脚本的场景,我们一起提出很多方案,一遍遍地尝试,小到背景音乐的风格、人名条动画的出场方式,大到叙事逻辑的建构和故事情节的调整。数不清我们一起开了多少次会,打了多少个电话,这一切的较真和努力,只为能呈现一个质量上乘的作品。
制片人要对影片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管和保驾护航,除了追求作品质量之外,还要考虑影片的制作周期,上线时间等问题,要在质量与效率之间寻求一个平衡。这一点也是我在此次制片工作中所收获到的经验。此外,非常感谢监制闫非老师和我的领导同事对本片的指导,一部影片的诞生背后,是整个团队的努力和心血。
△《疾风少女》剪辑草图
△在影片展映仪式上与《疾风少女》海报合影
△演员、导演王宝强微博推荐影片《疾风少女》
五 · 共话新发展 探访黑与湘
我负责的第三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故事,目前还未上线播出。因项目需要,2023年8月,我跟随相关领导前往黑龙江佳木斯和湖南湘西州调研。此次调研可以说是“特种兵式”调研,行程很满,边走边记边拍。我们调研了当地农业科技园区、乡镇社区、非遗工坊、老城区遗址等,并与当地政府人员展开了座谈会。
不同于以往我负责的社会价值议题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主题站位高,政策理论性强,同时,观众定位鲜明——海外政党。该纪录片的目的是通过展现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等案例,为海外政党提供中国政府治理的借鉴方案。
这对于影片脚本的撰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摸透相关政策理论的运行逻辑,还要结合具体故事,并用适合国际传播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在限定的影片时长内把案例讲清楚,让国外观众听明白。这些是脚本撰写的关键点,也是难点。
从2024年2月起,在各方领导同事的悉心指导下,我开始投身纪录片脚本的撰写和修改。为了获取更多一线资料,我补充采访了湖南省永顺县毛坝乡党委书记和中国工程院饶宏院士;为了把政策运行的底层逻辑捋清楚,查阅了大量政策类学术论文、理论文章。经过和各方领导同事们一轮又一轮的讨论、修改,脚本终于初步成型。
以前我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通过这个项目,有幸深入研究了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东西部协调发展等相关政策,不禁叹服于国家对于这些政策逻辑设计的精妙。同时,我也积累了同类纪录片的相关制作经验。在这里,特别感谢各方领导、同事给予的宝贵意见和耐心指导。
△跟随领导们在黑龙江北大荒实地调研
六 · 奔赴银线约 策鞭入羊城
“银线”是古代对于“电”的雅称。2023年9月,经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邀请,我跟随领导一起前往广州市,与南方电网公司的同事展开了合作洽谈会议。我们参观了南方电网调度通信大楼和品牌传媒中心,并就中国外文局和解读中国工作室向对方作了介绍。
南方电网隶属于国资委监管,作为中国第一个“走出去”的电网企业,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着力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深度合作。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是摆在中国国家传播机构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国企的职责使命所在。
本着这样的主旨,在领导的指导下,我撰写了南网多国合拍纪录片项目方案,聚焦讲述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故事。为了达成合作,我们与南网品牌传媒中心的同事也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了解对方的传播诉求,为对方定制传播方案。通过这次合作洽谈,我对国有传媒单位市场化运营有了新的认识。
在当今的经济大环境下,降本增效,开拓进取,主动与市场融合,是外文局领导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之一。
七 · 大象北上归 随君云南追
2023年11月,应工作室要求,我跟随专题部同事们一起前往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筹备中外合拍纪录电影《象行记》启动仪式活动。
《象行记》由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和加拿大imax公司、新加坡别墅影业公司共同出品,外文出版社、云南金彩视界影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在这里,引用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出席启动仪式时所作的汉俳——“大象北上归,揽动全球喜观围,纪录电影追。”期待《象行记》在全球院线大银幕上映的那一天。
△纪录电影《象行记》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纪录电影《象行记》项目启动仪式活动彩排现场合影
八 · 帝都有盛会 万人云观围
2023年6月和11月,在北京,解读中国工作室分别展开了万人在线参会的首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和展映活动。“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聚焦“新时代中国故事”,面向国内外征集并扶持纪实节目选题。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解读中国工作室全员出动,一起承担了工作坊和展映活动的筹备及现场执行工作。
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即将在今年启动,期待与更多的优秀的作品相遇!
△“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展映活动现场
△“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直播录制现场
△两届奥斯卡奖获得者、英国知名纪录片导演柯文思在“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授课
文化传千里,策马走八方。与君同行一年,八个地方,八种故事。十年礼赞之际,千里回忆,千种祝福。
为你插上蜡烛,祝解读中国在中外纪实影像领域一马当先,策马奔腾!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