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接替肖战,明星为何扎堆演话剧?-k8凯发官网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赋予自己人生以意义。你好,五号。”9月15日,张翰工作室发布微博,宣布出演话剧《如梦之梦》,担任五号一角。此时引发讨论,不仅因为这是沉寂一年后的动作,也因为这一角色此前由肖战、胡歌饰演。
尽管评论里不乏张翰死忠粉丝的支持,但在别处,质疑声显而易见。人们不禁怀疑,此前因《东八区的先生》冷寂近一年的张翰,此举是为了“洗白”,更有话剧观众开始担忧演出质量。
在“话剧圈”内,《如梦之梦》是21世纪初期华人剧场最受瞩目的话剧之一,有8个方位的舞台,整场演出8个小时,12幕、30多位演员、100多个角色、时间上穿越民国与现代,空间上则涉及台北、巴黎、上海、北京、诺曼底等多个城市背景;而对话剧不熟悉的观众而言,第一次听说这个ip可能是因为肖战,第二次就是张翰。
客观评价,中央戏剧学院出身的张翰当然有理由去演话剧,但这却是他成名之后第一次公开站上舞台;更有促狭的声音表示,张翰可能是看到了肖战在舆论风波过后的路径,试图复制一把,尽管风波完全不同。
实际上,不论是从胡歌、肖战还是张翰,近些年,围绕五号一角的明星演员争议从未停止。有人认为明星出演话剧可以加大市场曝光,推动行业发展;有人则认为,站在“影视圈鄙视链”顶端的话剧,已经变成了演员们“镀金”“洗白”的利器,反而让本就生存不易的话剧走向畸形发展。
明星出演话剧到底是好是坏?从行业角度看,答案或许并不简单。
“镀金”还是“热爱”
“明星出演话剧”的定义其实有些模糊,倘若瞄准一些已经在大小银幕上成名的明星,在成名之后走上或“重返”话剧舞台,近几年确实成为一股热潮。
除了张翰、肖战、胡歌的《如梦之梦》,倪妮也出演了首部抗战悬疑题材话剧《幺幺洞捌》;辛芷蕾则出演了中国版《初步举证》;金世佳主演了田沁鑫导演重排的《狂飙》。再往前看还有张若昀的《三姐妹·等待戈多》,何炅的《水中之书》《暗恋桃花源》等。
这批明星走进话剧市场,最直观的体现是票更贵了,但也更好卖了。
“有偶像、明星参演的话剧演出,最高票价要比普通话剧演出上浮45%-88%,花380元基本只能坐在剧场二楼。”话剧制作人这样介绍。
但即便票价上涨,明星版话剧也并不愁卖。胡歌、肖战版《如梦之梦》开票秒售罄;张若昀话剧《白兔子,红兔子》3次开票2.5秒抢空;《庆余年》播出后,饰演二皇子的刘端端主演的话剧《红色》大卖,“甚至我们幕后工作人员都在问《红色》什么时候巡演。”
粉丝们的真金白银在让原本小众的话剧打开知名度与受众群体的同时,也让原本的话剧市场出现了轻微失衡。
比如为了支持自家爱豆,部分粉丝会一连购入多场高价门票,黄牛也会趁机加价售卖,千元价位的演出票常被炒到三五千元,甚至上万,但基本都不愁卖。发愁的反倒是原本的话剧观众,因为粉丝的大量涌入,导致原本不用抢的票现在甚至蹲点都抢不到,严重影响观看体验。
为了缓解这种失衡,有些话剧特意开设明星场和普通场,既能保证话剧观众能够买到票,同时也能维持明星带来的商业效应。比如2019年胡歌主演的《如梦之梦》,当时在保利剧院上演的票价最高定在了3360元,普通版则是该价格的一半,但因为曝光加大,普通版的票也并不好抢。
除了在商业上的直观影响,明星涌进话剧圈的最大争议在于业务能力。
话剧表演与影视剧表演分属两套表演体系,前者更重舞台效果,需要演员突出动作、台词甚至表情的戏剧性,并且没有ng重来的机会,全方位考验演员的声台形表与临场反应;后者则拍摄周期更长,可以反复重来,表演也相对更含蓄,尤其电影,过分的大开大合反而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这就导致一部分影视剧明星走上话剧舞台时,有些“水土不服”。
肖战、胡歌都曾被批评台词、表情不过关;周一围也被观众评价“听不清在台上说什么。”甚至早在2019年,赵薇出演话剧《求证》,新京报也评价:“身体多数时候在僵硬与举棋不定之间摇摆,多数台词重音错位。”
更让一些资深话剧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当这些业务能力不过关的明星们站上台前,就意味着原本专业的话剧演员被替代,这让本就生存空间狭小,甚至聊胜于无的话剧演员们雪上加霜,如果这种挤压伴随着的,是观众多花钱却降低了观看体验,就显得更加的讽刺。
明星为何爱话剧
既然听起来费力不讨好,那为什么明星们还纷纷涌向话剧?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话剧如今依旧是明星们的“业务能力认证卡”,有资格出演话剧,是对演员能力的直接认可。
没有滤镜美颜,没有ng重来,没有替身特效,全程与观众面对面,更重现场性与即时性的话剧,被公认为“表演的试金石”,也可以视作对话剧演员声台形表的一次大考,能够真实反映演员的职业素养与综合实力,也因此站在了影视圈鄙视链的最顶端。
问题来了,一些“演员”电影电视剧甚至综艺都演不好,来到话剧舞台上这些毛病就都能消失了吗?虽然从外人看来,这样的设问已然有些滑稽,但从反馈效果来看,起码粉丝是买账的,不褒不贬地讲,“走上话剧舞台”至少大大助力了明星的宣传工作。
倪妮出演《幺幺洞拐》后,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有关倪妮话剧演技的帖子,以及排练花絮、相关人士点评等内容;肖战出演《如梦之梦》后,社交媒体上也同样涌现相关内容,粉丝也乐得分享转发,并以观众反馈及专业人士点评佐证肖战演技在《如梦之梦》后得到精进与提升。大众视线中,台上8个小时的演出以及台下的刻苦排练,似乎也足够证明肖战作为话剧演员的努力与勤奋。
但一位业内人士也在此前的采访中这样说道,“演话剧还是挺能糊弄粉丝和路人的,看话剧的人本来就少,粉丝又维护他们的偶像,肯定会到处吹,说你看我们哥哥在台上站了多少个小时,至于他们到底花了多长时间在排练厅,谁又会知道呢?路人一听你还演了话剧,可能不明觉厉。明星自己又不缺演话剧的这点钱,对他们来说,肯定利大于弊。”
但通过话剧舞台锤炼演技,也确实是部分演员的个人选择。比如被《雷雨》导演挑中的刘恺威,在四个月的排练演出后这样说道,“演员如果去进修表演,还要交学费,但现在感觉学习了,提升了。”
担任《如梦之梦》顾香兰一角的许晴也曾说,之前演戏轻轻松松就能做得很好,所以并不那么用功,而《如梦之梦》唤醒了她的“警觉心”。演完《如梦之梦》后,许晴参演了《邪不压正》,导演姜文也说,《如梦之梦》是上天送给许晴的一份礼物。
甚至在凭借《都挺好》“苏大强”走红的老戏骨倪大红,也在爆红后选择回归话剧市场,“苏大强把大家拽在这了,那什么东西能拽住苏大强?我不知道,我觉得我还是回去演话剧。”
不过,话剧倒也不是想演就能演。对于大多数的明星及其团队来说,一方面,面对话剧舞台,自己能拿出的谈判筹码无非是粉丝和“市场影响力”,话剧方在考虑时,不得不面对双刃剑。
反过来,许多明星被质疑“只是追求镀金”,还因为他们走的是一种“特权”的路子。
拿央华来说,演员签约绝大多数首签三年,在这三年里,演员要保证在三年的时间里参加三十场以上的演出,排练时间三个月到半年,集中排练的时间至少一个月,这对影视剧、综艺、代言多栖发展、酬劳几乎按分钟计的一些明星们来说,简直是在赔钱。
央华创始人王可然曾透露,有的明星会说,自己只能拿出一星期甚至一天的排练时间,多一分钟都不给,如果非要占用一个月,那么得允许他去其他剧组轧戏;或者只参演为其定制的作品,且只参加一线城市的演出,不去二三线城市的巡演;更有明星在剧场里也要争番位,只能演主角,海报必须占c位;签了合约再毁约去拍影视剧的,更是比比皆是。
需要成长的市场
问题层出不穷,明星是不是就不应该演话剧?答案也并非如此。
话剧在我国其实发展周期不长,甚至现在还处在发展中阶段。在相对成熟的欧美市场,明星参演话剧已是常态,甚至已经形成相对应的市场与产业链。
以英国市场为例,话剧《理查三世》的主演是《纸牌屋》的主演史派西;《哈姆雷特》的主演是知名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憨豆先生”阿特金森也重返西区舞台。
和国内明星在话剧里学习、加热度不同,欧美市场明星出演话剧更像是一种工作习惯,甚至有演员会定期出演话剧。明星在话剧发展中角色的不同,背后实际上是两个市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市场化高低的具体体现。
欧美明星得以在话剧市场频频露脸,首先是话剧在当地已形成产业且市场化程度较高。以疫情前数据来看,英国西区2018年总票房收入约为7.66亿英镑,话剧票房为2.62英镑;美国百老汇总票房收入约为17亿美元,其中话剧票房1.8亿美元;我国话剧票房收入为8.25亿元,是近五年的最高水平,但与欧美市场仍有较大差距。
商业剧院和非商业剧院双线发展策略是高度市场化的一大保证。在剧场林立的英国西区,国家投资的非商业剧院可以承载探索性、先锋性的剧目尝试,成功后可向邻近的商业剧院扩散,票价也会翻涨1-2倍。
对于自负盈亏的商业剧院来说,这无疑是一大收入来源,此外,西区的商业剧院还开发了驻场、巡演模式,《歌剧魅影》《狮子王》等剧目已上演二十余年。持续盈利的剧目也吸引众多从业者聚集于此,数据统计,以西区为核心的伦敦表演产业中,每天的从业人员包括:3000名表演者,6500名除表演外的全职工作者,5000名兼职者,还有 5000 名媒体记者和剧评人。
与之对比,国内市场还是主要走“国有院团”路线,国家扶持力度大,市场化水平低。这导致在体制内的话剧演员只能领取微薄的几千元工资,而体制外的市场更是尚待发展,甚至还要面对明星的挤压。
另外,国内市场的疲软也与观剧氛围不浓有关。话剧观赏一方面需要极强的审美水平与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动辄几百上千的票价也并非普罗大众所能负担得起的。
但在英国,对比当地居民人均收入,一张话剧的门票也并没有那么贵。当地剧院也会设立“促销日”抛售尾票、打折票,每年1到2月的“走进伦敦剧场”活动,会上线10-40英镑左右的话剧门票,甚至伦敦街头也有半价票亭(tkts),“剧场代金券”也可以在全国240个剧院使用,以鼓励观众走进剧场。
不论是对剧院还是话剧ip方,明知道让明星出演,也能让这种趋势成为热门,无非是在相对困难的市场环境下,冒着中毒的危险尝尝鲜。不管是胡歌、肖战还是张翰,话剧确实可以让演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学习与锤炼,也能让商业戏剧得到更多人的瞩目。
但一方面演员的学习应该在台下,而非在台上让观众付费观看所谓的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话剧与影视剧毕竟表演体系、要求都不相同,如果只停留在玩票,这种可能的进步,自然会是空中楼阁。
说到底,话剧市场并不排斥明星加入,但明星也不能将话剧变成“洗白”、“镀金”的工具。商业剧目也不能太依赖明星效应,降低剧目质量,市场的良性发展要靠多方努力,过度的工具化,只会得不偿失。
不论是哪个市场,所谓“明星”的话语权越大,这样的趋势就会越明显。话剧行业的确没必要顾影自怜、需要着眼更大的前景,但谁来话剧本身的故事和表演,能被更多的观众看见呢?